| 品牌 | 其他品牌 | 水箱容積 | 5L |
|---|---|---|---|
| 循環泵流量 | 10L/min | 循環泵壓力 | 20bar |
| 恒溫波動度 | ±0.5℃ | 恒溫范圍 | -30℃~99℃℃ |
| 冷卻方式 | 風冷式 | 價格區間 | 2萬-5萬 |
| 產地類別 | 國產 | 儀器種類 | 一體式 |
| 應用領域 | 食品/農產品,化工,生物產業,制藥/生物制藥,綜合 |
DFY-5/30低溫恒溫反應浴-30℃制冷循環水槽詳細介紹:
DFY-5/30低溫恒溫反應浴,可以直接對反應容器進行冷卻恒溫反應和磁力攪拌,也可以將冷媒外循環到其它設備進行冷卻。設備具備智能故障防護體系,內置自我診斷功能,針對冷凍機專門設置多重安全保護機制——包括過載保護、過載繼電器防護、熱保護裝置、高溫保護及傳感器故障保護,一旦檢測到異常情況可立即響應,有效避免設備損壞與實驗風險。浴槽容積是5升,控溫范圍是-30℃~99℃。配合底部雙段式磁力攪拌設計,可促使不銹鋼內槽中的介質形成均勻對流,消除局部溫差,確保多組樣品在一致的溫度環境下反應,顯著提升實驗數據的重復性。配備標準進出液口,采用“上進下出"的設計,循環泵可將槽內恒溫液體穩定外引,為外部反應裝置的夾層或冷凝盤管提供準確冷卻或恒溫支持,輕松建立第二恒溫場,實現“一槽多用"。廣泛應用于科研、生物、制藥、化工等領域,是實驗室開展粘度測定、低溫反應、樣品預處理等實驗的輔助儀器。可廣泛應用于有機合成低溫反應、蛋白質結晶溫控、樣品穩定性測試、粘度測定等場景,既能夠為外部設備提供穩定低溫條件,也可直接作為低溫恒溫水槽使用,是一款多功能實驗室溫控設備。

DFY-5/30低溫恒溫反應浴-30℃制冷循環水槽技術參數:
開口尺寸:180mm
內槽尺寸:220×180mm
溫度范圍:-30℃~99℃
溫度分辨率:0.1℃
容積:5升
加熱功率:1KW
流量:10L/min
揚程:7米
電壓:220V
總功率:1.6KW
總電流:7.2A

DFY-5/30低溫恒溫反應浴優勢功能特點:
內槽選用304不銹鋼材質,具備優良的耐腐蝕性,可抵御多數實驗介質的侵蝕。
操作面板設計簡潔,配備電源、制冷、循環及攪拌開關,溫度設定通過數顯按鍵完成,參數直觀清晰,新手操作人員可快速掌握核心操作流程。
整合了低溫制冷、恒溫加熱、磁力攪拌及循環控溫等多重功能。
介質兼容性廣:低溫(<0℃)實驗可選用乙醇或乙二醇水溶液作為傳熱介質,常溫及中溫實驗則可直接使用蒸餾水,無需特殊介質,降低實驗成本。
通過內置循環泵驅動槽內介質循環,進一步優化溫度分布,尤其適合對溫度均勻性要求嚴苛的長時間實驗。
配置全封閉式磁力攪拌器,運行穩定且無干擾,能促使浴槽內介質形成均勻對流,消除局部溫差,確保多組樣品在相同反應條件下進行實驗,提升實驗數據的一致性與準確性。
內外循環雙模式:配備標準進出液口,可通過保溫軟管與外部實驗設備連接,實現恒溫介質外供;內循環模式則強化槽內溫度均勻性,適配槽內直接實驗場景,一設備滿足兩種溫控需求。
外循環拓展:配備外循環接口,循環泵可將槽內恒溫介質輸送至外部反應裝置(如反應器夾層、冷凝盤管),通過間接熱交換為外部物料降溫或恒溫,實現“一槽多用"的溫度控制需求。
采用全封閉壓縮機組,關鍵部件經過嚴苛篩選,配合優化的換熱結構設計,制冷效率顯著提升,能夠快速達到目標低溫設定值,大幅縮短實驗準備周期,無需依賴干冰、液氮等輔助冷媒即可實現穩定低溫環境。
內置PID智能控溫系統,通過閉環反饋調節技術實現溫度精細化控制。當冷媒溫度接近設定值時,加熱管會自動啟動并與壓縮機協同工作,通過“制冷降溫+加熱補溫"的動態平衡,有效避免溫度波動,將浴槽內溫度穩定在準確范圍,為精密反應提供可靠環境保障。
標配送固定桿與十字夾,可實現滴定管、傳感器等各類實驗附件的穩定安裝,配件支持隨意調節與拆卸,能夠靈活適配不同實驗場景的裝置搭配需求。
設備搭載智能液晶操作面板,不僅能靈活調節溫度參數,更可清晰同步顯示溫度設定值與實時測量值,實驗關鍵數據一目了然,無需反復核對,大幅降低操作誤差與時間成本。面板配備制冷、加熱及循環功能按鍵,功能切換直觀直接,即便是新手操作人員也能快速掌握操作,有效提升實驗啟動效率。
循環系統采用專業防腐材料制造,具備優良的防銹、防腐蝕性能,既能抵御各類實驗介質的侵蝕,又能降低介質污染風險,在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同時保障實驗。
配備可調節口徑蓋,能根據燒瓶、燒杯、試管等不同規格反應容器的尺寸靈活調整開口大小,既有效減少冷卻液的揮發損耗,又能阻隔外界熱交換,進一步維持槽內溫度穩定。
設備搭載PID智能控溫系統,通過閉環反饋調節技術實時監測槽內介質溫度,當溫度接近設定值時,系統自動平衡制冷與加熱模塊的運行狀態,有效抑制溫度波動。
可直接在槽內對燒瓶、燒杯、試管等常用反應容器進行準確加熱或冷卻,磁力攪拌功能能促使槽內介質均勻流動,避免局部溫差。
內外循環雙模式:配備標準進出液口,可通過保溫軟管與外部實驗設備連接,實現恒溫介質外供;內循環模式則強化槽內溫度均勻性,適配槽內直接實驗場景,一設備滿足兩種溫控需求。
攪拌可控性強:將磁力攪拌子放入槽內或反應容器后,啟動攪拌功能即可調節轉速,燒瓶底部與槽底保持25mm以內距離時攪拌效果良好,能滿足溶液混合、反應加速等實驗需求。
設備采用全封閉壓縮機組,不僅制冷效率高,還能有效避免冷媒泄漏風險;
配合底部雙段式磁力攪拌設計,可促使不銹鋼內槽中的介質形成均勻對流,消除局部溫差,確保多組樣品在一致的溫度環境下反應,顯著提升實驗數據的重復性。

標準操作流程:
1.連接管路:若需外循環,用保溫軟管將設備進出液口與實驗裝置的對應接口連接牢固,確保密封。
2.加注介質:打開保溫蓋,向槽內注入適量傳熱介質,液面必須掩蓋蒸發器,同時不超過槽體刻度線。
3.安全供電:確認設備安全開關處于關閉狀態,將電源插頭插入帶可靠接地線的專用插座,保障用電安全。
4.開機啟動:依次打開漏電保護開關及設備總電源開關,面板指示燈亮起后進入待機狀態。
5.溫度設定:通過溫度調節按鍵設定目標溫度,系統自動記憶參數并啟動溫控程序。
6.功能開啟:先打開制冷開關,待槽內溫度穩定達到設定值后,根據需求開啟循環開關(外供恒溫介質)和攪拌開關,順時針調節調速旋鈕至所需攪拌轉速。
7.放置容器:將裝有樣品的反應容器放入槽內,確保容器底部充分接觸傳熱介質,避免懸空影響控溫效果。
8.停機順序:先關閉待冷卻的外部設備,再依次關閉循環泵、攪拌、制冷機開關,關閉總電源開關并拉下安全開關,拔下電源插頭。
9.設備維護:若短期內仍需使用,清理槽內殘留介質;若長時間閑置,需排空冷卻液,用清水沖洗內槽并擦干,存放于干燥通風處。

低溫恒溫反應浴的工作流程可概括為:用戶設定目標溫度→制冷系統啟動降低介質溫度→溫度傳感器實時反饋數據→PID控制器對比偏差,動態調節制冷與加熱系統的運行狀態→循環攪拌系統保障溫度均勻→最終使槽內介質穩定在設定范圍,為反應容器提供恒定溫度環境。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,通過各系統的準確協同,實現高效、穩定的恒溫控制。
- 上一篇:DFY-5/40低溫恒溫反應浴5升實驗冷卻循環機
- 下一篇:沒有了


您的位置:
郵箱649570722@qq.com
公司地址鄭州市惠濟區新城路24號
在線交流